安光所在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和分子结构在线表征方面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5-10-17 作者:赵锋
近日,安徽光机所基础科学研究中心质谱技术及应用研究团队在卷烟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和分子结构在线表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论文以“卷烟烟气气溶胶粒径分布与分子结构的在线表征及其暴露风险评估”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IF = 11.3)。
卷烟烟气气溶胶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粒径、浓度及化学组成是影响暴露风险的核心因素。研究人员采用快速响应粒径分析仪(DMS500)和多路径颗粒剂量沉积模型(MPPD),依托自主研制的高性能真空紫外光电离气溶胶质谱仪(VUV-PIAMS),结合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实现了卷烟烟气气溶胶从粒径分布表征到分子结构探测的全面分析。
结果表明,卷烟烟气颗粒物呈现小粒径、高浓度等特征,单次抽吸烟气颗粒物在人体呼吸道的沉积总量可达1010 particles。其中,小于70 nm超细颗粒物的单次抽吸沉积量可达109 particles,且支气管是其暴露的主要靶区。通过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检测技术,首次实现了卷烟烟气气溶胶颗粒物中同分异构体的在线检测区分,并同时鉴定出包括羰基化合物、生物碱、多环芳烃、有机酸等多类有毒/致癌物质,为评估卷烟烟气暴露风险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论文第一作者为安徽光机所博士研究生赵锋,通讯作者为唐小锋研究员。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全球共性挑战专项、合肥物质院院长基金和皖江中心等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5030043
卷烟烟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和分子结构在线表征